汽饰革的循环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清洁生产、节约生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在报废车辆处理方面,欧盟法律要求:汽车制造商到 2006 年要负责处置所有报废汽车,至少汽车总重量 85% 的材料都必须回收利用,其它 15% 材料采用垃圾掩埋法处理;到 2015 年这两个比例将分别为 95% 和 5%。金属材料部分已经能够充分回收利用,而非金属材料包括座椅和内饰材料,由于回收成本较高且回收工艺复杂,国内在回收 PU 和 PVC 汽车革方面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可持续生产的回收几乎为零。
据了解,国外大的汽车革制造商,已研发投产了回收软 PVC 树脂装置,采用 VinyLoop 批量工艺,可从 1 万吨 / 年废塑料 (大多由 PVC 组成) 再生出 8500 吨 / 年 PVC。该技术采用丁酮混合物在 100℃~140℃和加压下溶解 PVC 及其添加剂,然后利用离心沉淀生成均相的软 PVC,其中丁酮混合溶剂可循环使用。该装置回收 PVC 树脂的纯度高,可连续生产 PVC 人造革,从而实现了 PVC 人造革的循环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无论是 PVC 人造革工业还是 PU 合成革工业,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了显着的进步,特别是 PU 合成革更是居世界领先,但国内目前 PU 合成革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箱包、鞋、靴、文具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上。随着汽车内饰对 PU 合成革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 PU 合成革厂商必须抓住汽车零部件对 PU 合成革需求增长的机遇,重视技术研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积极探索 PU 合成革在汽车内饰产品中的应用,不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树立国内 PU 合成革在汽车内饰应用领域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自主品牌。
非织造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是纤维材料潜力巨大的市场 , 北美和欧洲汽车内饰材料市场将从 2003 年的 170 亿美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220 亿美元 , 主要内饰材料包括座椅、门内饰板、车厢地毯、车顶、仪表板、行李舱盖板以及吸音、隔热、隔振材料。
如今在汽车中应用的基于非织造材料的零件已超过 40 种 , 从空气和油的过滤介质到内饰材料等 , 内饰非织造材料包括声、热绝缘材料、结构件以及装饰件。模压成型的非织造内饰件包括门内饰、行李舱盖板、车顶、车厢衬垫、座椅靠背等。1997 年时生产一辆轿车仅需 1m2 非织造材料 , 今天则已需 20m2 非织造材料 (折合重量为 15~20kg), 而且用量还在继续增加。汽车中不同应用部位占用非织造材料的比例 (按面积计) 分别为: 吸音、隔音、隔振衬垫材料 17%, 地毯 43%, 车厢衬垫 13%, 发动机罩衬垫 10%, 座椅 6%, 车顶内饰 6%, 后舱盖板 3%, 车门内饰 1%, 其他 1%。
汽车用非织造材料可分为模压内饰件 (车顶、后舱盖板、车门内饰及头枕、模压地毯), 吸音和绝热材料 (声、热绝缘材料 , 蓬松的纤维基衬垫可模压成型) 以及复合和叠层材料 (高性能纤维、天然纤维非织造片材 , 玻璃纤维非织造片材及其他)。汽车用非织造材料所用的纤维包括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天然纤维(如亚麻、大麻、黄麻和剑麻纤维等)。
针刺非织造材料:针刺地毯 , 可与基底材料复合、模压成型制成车顶、衣帽架、门内饰等部件、轮罩衬里、行李舱衬垫等。声、热及振动绝缘材料:用密度为 50~100kg/m3、面密度为 500-1800g/m2 的纤网加工成表面带压敏胶的自粘性片材或模压件 , 可用于车顶衬垫、车门衬垫、地毯下汽车地板用吸音、隔音、隔热、隔振材料。密度为 100~250kg/m3 且表面复合装饰面料的具有隔音性能和自支承的模压件 , 可用于发动机罩 , 汽车舱室前端、仪表板的绝缘材料以及地板、行李箱、车顶衬垫。
上述两种低密度、中密度非织造绝缘材料过去多用废纤维加酚醛树脂粉末经成网热固化制成 , 因环保要求 , 趋向于限制使用酚醛树脂 , 现已开发出采用废纤维中加入热塑性纤维 , 经混合、成网、热熔粘合而成 , 并可进一步模压的工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