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9-15 1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箱包制造现已形成广东狮岭、河北白沟和浙江平湖三大传统基地。近几年,随着箱包需求日渐旺盛,福建、山东、上海、江苏和湖南已成为中国箱包生产的新兴基地,产业呈现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西部内地梯度转移的趋势。
“原材料供应水平、产业集群水平、当地生产制造能力、政府政策倾斜是箱包生产地形成的重要因素。”CIC灼识咨询总监姜骁潇告诉记者,三大传统基地和五大新兴基地的箱包产量已占全国80%以上,未来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伴随着行业整体向稳向好发展,国内外知名箱包龙头企业也交出了一份可喜的“半年报答卷”。
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美国全球化旅行箱包品牌新秀丽今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的销售净额为12.7亿美元,相较2021年同比增长58.9%(撇除俄罗斯(的部分)的话,为66.8%)。
国内箱包第一股开润股份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19亿元,同比增长33.26%。报告显示,开润股份2022年上半年的B2B(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即面向企业销售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模式)业务实现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66.80%。
“公司有近一半的产能都在印尼。”开润股份副总经理、董秘徐耘告诉记者,目前开润股份的欧美客户订单主要通过印尼生产基地开展。为了满足订单需要,开润股份正在积极推进印尼生产基地产能扩建,未来可能会尝试沿着“一带一路”扩展产能。
徐耘透露,疫情期间公司的战略重心主要聚焦于To B代工制造的业务。“To B业务相对来说,受到不确定性风险的影响会小一些。”
下半年行业增速放缓势头初显
尽管累计出口金额的增速高于纺服其他品类,但8月箱包出口金额相较7月已出现放缓势头。计算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可发现,8月箱包出口金额环比下降9.03%。
展望行业后势,徐耘分析,下半年可能会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方面,全球需求的恢复早在去年下半年便已开始,订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较之去年上半年的低基数数据,去年下半年的数据是相对高基数的,可能会影响今年下半年的同比数据;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美国通货膨胀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的总体需求。
除了生产制造,中国也是全球箱包消费大国。根据CIC灼识咨询统计,2021年中国箱包行业零售总额达到2370亿元,约占全球箱包零售总额的25%,中国箱包行业2017年至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9%。
姜骁潇认为,就品牌端而言,国内箱包市场仍以国际品牌为主,但随着年轻消费者更注重品牌的时尚度,不再盲目追求国际品牌,同时对国潮品以及国产设计师品牌的接受度大幅提升,这种消费趋势性的转变为国内箱包产品带来发展契机,预计未来本土箱包品牌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品牌塑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国际知名箱包品牌,我国箱包行业和企业首先需根据自身的市场和消费人群,打造有着自己独特DNA的品牌文化。其次是科学的品牌战略,要考虑投入产出,不能急功近利。此外,创新功能、设计、材料等是箱包产业提升附加值的最好途径。“通过创新研发,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也是一条突围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