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作为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大国,2012年产量达到314万吨,同比增长15.55%。在企业产量、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的同时,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出口欧洲市场。
1近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作为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大国,2012年产量达到314万吨,同比增长15.55%。在企业产量、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的同时,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出口欧洲市场。2012年12月19日,欧洲化学管理局(ECHA)正式公布了第八批高度关注物质(SVHC)候选清单,其中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DMF)。这一规定的出台,对合成革生产企业又一次提出了严峻考验,按照惯例,欧盟对DMF含量的限令将会逐年加严,直至取缔DMF的使用。
欧盟作为我国合成革的主要出口基地,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目前很少有企业能够生产出符合欧盟标准的生态合成革。面临这一严峻形势,我国陆续制定和加严了相应的生态合成革标准。在最新编制的《服装用聚氨酯合成革安全要求》标准中,对PU合成革中的DMF含量做了严格规定。此标准制定了两个级别,二级标准限制在100PPM以下,一级标准则限制在了30PPM以下。近年,又对汽车坐垫革的雾化值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OC)做出了严格要求。雾化值是是汽车坐垫革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目前欧盟的进口限令是≤1mg/kg(革);VOC含量几乎适合所有革类品种,目前欧盟的进口限令是VOC≤1mg/kg(革)。在鞋革方面,相比较而言,国内运动鞋品牌对物性要求高,对化学物质要求低;而国外品牌对化学性质要求高,对物性要求较低。
2合成革生产过程及产品污染产生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生产企业基本采用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制造合成革,溶剂作为树脂的分散介质大部分为有毒有害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丙酮、丁酮等有机溶剂,其在树脂中含量高达70-80%(以DMF为主)。这些溶剂目前还不能完全回收,不仅在产品端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严重危害员工身体。
合成革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以有机气体污染物为主,根据工艺不同还有废水和固体废物。其中,DMF是最具代表性的特殊污染物。
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原材料中树脂内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稀释剂、有机清洗剂等除了少量残留在产品中外,都排放到空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中。废气排放情况有:
(1)树脂、溶剂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在配料、运输、存放时挥发有机物;
(2)涂覆或含浸等加工以及传输过程中挥发有机物;
(3)在烘箱加热时挥发有机物;
(4)后处理过程中挥发有机物;
(5)超纤工艺中甲苯在抽取以及回收处理时挥发有机物;
(6)在使用溶剂清洗有关设备时挥发有机物;
(7)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及其它处理时挥发有机物。
(8)配料、磨皮等处理过程中产生粉尘。
废气中常见污染物如表1所示:
表1合成革工业排放废气中的常见有机污染物
工艺类别 | 常见有机污染物 | 聚氨酯干法工艺 | DMF、甲苯、苯、丁酮、丙酮、异丙醇、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甲基环己烷 | 聚氨酯湿法工艺 | DMF、甲苯 | 二甲基甲酰胺精馏 | DMF、二甲胺 | 后处理工艺 | DMF、甲苯、苯、丁酮、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异丙醇、丙醇 | 超纤工艺 | DMF、甲苯、二甲苯等 | 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水污染,产生废水的工艺或流程(工序)如表2所示:
表2废水的种类和来源
序号 | 工艺或流程 | 来源 | 主要污染指标 | 1 | 湿法工艺 | 浸水槽、凝固槽、水洗槽等的工艺废水和清洗水 | 化学需氧量、二甲基甲酰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悬浮物、氨氮 | 2 | 超纤:甲苯抽出工艺 | 水封水、甲苯回收水 | 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化学需氧量 | 3 | 超纤:碱减量工艺 | 工艺废水和清洗水 | 二甲基甲酰胺、化学需氧量 | 4 | 湿揉工艺(后处理) | 湿揉、洗涤废水 | 化学需氧量、色度、有机溶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悬浮物 | 5 | DMF精馏 | 精馏塔的塔顶水、真空泵出水、DMF回收废水储罐(池)的非定期排放、清洗水 | 二甲基甲酰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 | 6 | 冷却塔废水 | 冷却水的非定期排放 | 同所用水有关,一般为:二甲基甲酰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 | 3使用水性原材料,真正实现PU合成革的生态化
生态合成革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二是将其加工成革制品过程中无害;三是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四是可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如何实现合成革产品的生态化,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3.1革基布
革基布作为合成革的基材,因此实现合成革的生态环保,首先需要从源头进行控制。这主要包括:对纤维进行回收利用;使用可降解纤维,如PLA等;使用母粒对纤维进行染色,既环保,同时满足同底同色,减少后续合成革生产工序;对于超纤革基布而言,使用物理开纤方法实现超细。
3.2含浸和涂层工艺
在含浸和涂层过程中,需要使用化学助剂,这就要求在含浸过程中,使用水性聚氨酯、有机硅聚氨酯等环保型树脂;涂层过程中,在水性PU基材上涂层水性PU、无溶剂型PU或高固树脂。
3.3后整饰技术
使用水性表面涂饰剂。
通过上述分析,以及对合成革行业的生产情况及污染物来源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为实现合成革行业的生态环保,降低污染物排放,关键是如何减少原材料中的有机溶剂含量,尤其是DMF的含量。目前,各个合成革行业普遍采取的措施是采取湿法洗涤的方式处理并回收DMF,这种处理方式成熟并且效率高,但有些溶剂基本上不能用湿法洗涤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因此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尽可能减少或完全不使用这些溶剂。使用水性的树脂是目前合成革工业的一个热点和发展方向,水性体系可以减少大部分有机溶剂的使用甚至不用有机溶剂,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产生的废气及废水排放,符合行业转型升级以及生态环保的趋势,同时也是全球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必然要求。
4在生态化的背景下,加大超纤与生态的结合力度
超细纤维合成革具有与天然皮革结构接近、物性强度高、耐老化、耐磨、柔软等优点,是代替天然皮革较为理想的材料,是当前合成革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也是该领域研发的热点,其市场前景广阔。在生态化要求日益强烈的今天,如何将水性PU与超纤革基布完美的结合,将成为行业内一项新的研发课题。
通常意义上的超纤革是以经过PVA浸渍的海岛纤维针刺布为基材,进行PU浸渍,然后通过水洗,再经过甲苯减量或碱减量后,烘干冷却制得。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超纤革具备明显的物性优势,但在如今生态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超纤的生态化突破,也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现有的水性技术和工艺,还不能满足超纤的技术与要求,无法兼顾环保与性能,这主要表现在:
4.1海岛超纤革必须采用浸渍工艺,而目前的水性技术还达不到。
在制备超纤革时,海岛纤维必须首先经过浸渍PU后,通过甲苯或碱减量的工艺,将“海”组分溶掉,才能形成超细纤维结构,达到真皮的手感与性能。而目前的水性技术及产品优势还主要体现在涂层方面,水性体系的浸渍技术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目前还没有得到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岛超纤革的应用。同时,如果仍然采用无溶剂型PU制备海岛超纤革,则在浸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DMF,造成环境污染。水性技术与海岛超纤革的浸渍工艺,在技术方面现在还是个矛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