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皮革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1193|回复: 0

超细纤维合成革构成特点及性能

[复制链接]

85

主题

47

回帖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8
发表于 2022-9-7 1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细纤维合成革由锦纶超细纤维和聚氨酯两部分构成,它们紧密连接在一起。在基布结构中,超细纤维三维交联在一起,起到骨架和支撑作用,形成类似于真皮胶原纤维的结构。分布在纤维四周的是聚氨酯,它使整个合成革基布形成一个整体,并具备了许多功能。它在革体中不是简单的填充,而是具有许多圆形的、针形的发泡结构,整体呈立体网状。其间的发沟结构交错连通,形成微细的通透结构,使革体具有一定的透气透湿性能。  

合成革在整体上是均匀的,不存在部位差,这也正是合成革在应用中的一大优势。但是在具体的点与点之间,在正面与反面之间,在纤维和聚氨酯的点状分布上,是存在差异的。非织造布在制作中是无规成网的,靠多层叠加消除厚薄点,这样超细纤维在革体中尤其是表面会存在点状差别。聚氨酯在浸渍非织造布时是溶液,在浸渍完到凝固还有一段时间时隔,此时聚氨酯会有部分沉降,导致它在基布中的分布特别是正反面的分布及发泡状态不同。这些原因都会大大增加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难度。匀染、透染、色牢度、保留强力和手感是超细纤维基布染整的基本要求。

  性能

  能够在聚氨酯材料上着色的染料有多类,如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和分散染料等。但很多染料除对聚氨酯有较好的着色性外,还对锦纶有很好的上色效果,两者的色光差异会使最终的染色效果偏离设想。为此,可以考虑使用分散染料直接先对聚氨酯进行染色,也可先对聚氨酯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使其具有独特的、优先的上色能力,从而避免相互沾色的问题。此外,利用聚氨酯树脂包覆性好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颜料着色而不是染料着色的方法,把提前分散好的浆料(含聚氨酯树脂、颜料、DMF、各种助剂等)加入聚氨脂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再浸渍非织造布,得到聚氨酯着色而锦纶不着色的基布。这种工艺适合大批量、大品种作业,对有的品种可能影响手感,如绒面革、服装革等。如果批量太少则浪费较大,生产大经济,对小品种多批量仍需后染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人造革合成革圈内人士聚集地 ( 沪ICP备09006060号-7 )

GMT+8, 2025-4-3 1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