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皮革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河南睢县:制鞋和鞋材企业427家 年产能达3亿双

2022-8-11 16:45| 发布者: air| 查看: 386| 评论: 0

摘要: 十年前,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制鞋产业为“零”。十年后的今天,睢县制鞋和鞋材企业发展到427家,年产能达3亿双。在中国制鞋总量占全球70%的结构中,睢县休闲运动鞋制造占国内的30%,在国内鞋业界形成 ...
      十年前,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制鞋产业为“零”。十年后的今天,睢县制鞋和鞋材企业发展到427家,年产能达3亿双。在中国制鞋总量占全球70%的结构中,睢县休闲运动鞋制造占国内的30%,在国内鞋业界形成南晋江、中睢县、北三台的制鞋产业“三足鼎立”局面。

      “河南嘉鸿鞋业可谓是睢县制鞋产业的摇篮,对睢县制鞋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2年7月27日,服务嘉鸿鞋业的睢县住建局“金牌服务员”韩俊杰说。“目前,公司不但自身实现了全链、延链、强链,而且实现了由‘制造’到‘智造’质的飞跃,还为睢县培养管理人才、制鞋熟练工2.5万余名,有力助推了乔丹、鸿星尔克、斯凯奇福盛等著名鞋企从签约到投产的‘睢县速度’。”嘉鸿鞋业财务总监蒋姝妍说。
      嘉鸿鞋业是如何在睢县“蹒跚起步”到现在“根深叶茂”的?
      “当时,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听说睢县要建鞋厂,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就留在嘉鸿了。”河南嘉鸿鞋业第一批入厂员工、现任工会主席马腾介绍,2011年6月,台资企业广东广硕集团与福建安踏集团共同投资6.8亿元在睢县建立首家制鞋企业——河南嘉鸿鞋业。9月办理营业执照,10月招工200余人,分两组到江西、福建进行培训。在工人外出培训期间,睢县一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边安装生产机器。12月,工人完成培训后,回到睢县直接上线工作,睢县第一双鞋问世,从此开启了“中原鞋都”的新征程。
      由此,睢县将制鞋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并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成基地、十年创鞋都”的发展规划。“我也是进厂的第一批工人,从事刷胶工作,当时月工资只有1200元,现在能领4000多元。十多年间,我多次获‘睢县十佳女工’‘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奖金累计3万多元。”工人陈俊阁高兴地说。为使制鞋企业实现由“制造”到“智造”的跨越,2017年,睢县实施绿色化、智能化和企业技术三大改造,拿出5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引导26家重点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2018年,实现了全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制造体系转型;2019年,将智能制造体系与AGV、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进行系统集成,推进“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培育。
      “智能化改造的企业,针车、裁剪、成型生产效率分别提升31%、55%和29%,成型和鞋面不良率下降29%和44%,缩短产品研发周期45天,每年节约人工成本1100多万元。月产能也由以前的10万双增至现在的50余万双。”嘉鸿鞋业负责人蒲生和说。“智能化改造后,用工量逐渐减少,而且一个企业的职位也有限,许多有上进心的优秀人才,转行到其他鞋企,直接成为管理人才,还有部分工人回乡建厂当老板。”嘉鸿鞋业人事部经理潘若男说。
      为扛起社会责任、拉长产业链条,嘉鸿鞋业还分别在潮庄镇、周堂乡、城郊乡等乡镇建起鞋面加工厂,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上半年,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结合,生产链条正常运行,已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亿元。”蒋姝妍说。下一步,将依托睢县人才和制鞋基地优势,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更多的智慧型本地人才;建立独特的鞋材市场,引进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解决因疫情等因素影响鞋材卡脖子问题;加大自主品牌投入和研发及智能化改造力度,实现“睢县制造”到“睢县智造”的飞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人造革合成革圈内人士聚集地 ( 沪ICP备09006060号-7 )

GMT+8, 2024-11-25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